坐落于钱塘江大桥东南侧,北邻闻涛路,有较好的望江及观桥视角。它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承担的杭州市滨江区12公里滨水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中的一部分。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由中国桥梁专家、现代桥梁事业的奠基人茅以升先生主持全部结构设计,作为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工匠精神的载体
杭州市从2019年开始,为纪念钱塘江大桥建成日(1937年9月26日),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全国首个“926工匠日”,逐步做强“杭州工匠”品牌,每年开展“杭州工匠”认定工作,迄今已认定百余名具有高超技艺、优秀品质的人才为" 杭州工匠";以多样形式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建成于钱塘江大桥东南侧的926工匠博物馆,填补了承载杭州工匠精神的博物馆的空白,并随杭州工匠评选逐步充实内容。一桥公园紧邻钱塘江大桥,承载了较多的居民日常活动,但内容单调、设施老旧,原有管理用房已沦为堆放杂物的场地,对文化内容的植入明显不足。但大面积的休憩草坪,留出了活动区观桥的视线通廊。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建筑选址为原管理用房范围及南侧部分广场区域,建筑东侧避让基地原保留大树并形成了居民活动的广场。基地位置在12公里提升项目中位于西侧位置,属于杭州市滨江区滨水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的局部更新段,与钱塘江以闻涛路相隔。在有限介入的设计原则指引下,我们希望能够以点带面地更新周边区域公共空间,以工匠精神重塑区域特征。
设计以“工匠之手”捏合形成的屋脊一面指向钱塘江大桥,一面指向对岸的远山。地面上隐含的926数字形态重塑微丘地形,挤压出院落空间,室内空间与室外庭院相互交融。整体打磨的双层6mm厚阳极氧化铝折板采用数控制造技术,借鉴现代造船工艺,流线型的铝板墙面与顶面一体,如丝绸般漂浮于江畔。我们希望能由此更好地体现现代工匠精神,以新工艺向钱塘江大桥致敬,实现不同年代大国工匠之间的时空对话。褶皱的屋面形成侧面飞扬起翘的屋檐形态,中间滑落至地面,围合形成院落空间,以现代化形式演绎江南传统。
我们将驿站服务功能、办公、设备用房等辅助空间置于地下,使首层空间得以解放,仅地面设地送风口,并利用双层表皮间的空腔解决部分设备管线需求,塑造通透纯净一体化的展陈空间。我们希望在简洁的空间中通过对整体铝板屋面的塑造完成丰富的空间体验:一方面,屋脊的形态留出了四个不同方向的窗口,应对不同的城市景观;另一方面,两侧围合院落的墙面上留出了月牙状随地形起伏的窗洞,望向季相变化的院落空间;同时,褶皱的形态在屋面形成了两个三角形天窗,作为整个空间的视觉焦点,形成室内变幻的光影。
建筑占地约35mX35m,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大跨度屋盖采用钢桁架体系,贴合铝板屋面,仅在结构最外围设置钢柱,营造室内通透无柱大空间。考虑立面轻盈通透的要求,采取密集柱列作为幕墙柱的做法,柱距为1.5m,选用极小截面(80x160、100x150)的钢柱作为竖向结构支撑,柱间钢拉杆直径仅50mm,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建筑的通透性。轻盈的建构使流动的空间得以呈现,展露出建筑与自然交融的诗意,简洁的空间形态最大化展现了工艺化的外壳,又暗含了对工匠精神的回应。
深圳信可威展厅设计公司专业从事上市企业展厅设计、展览展示活动策划、展台设计搭建的展厅设计公司,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为客户提供前期策划、设计创意、现场搭建和维护、仓储、全国巡展等全流程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开发商场、专卖店规划、设计、制作、会议活动策划和现场布置、平面广告创意策划等多项服务。
进入展馆,观众首先进入前厅部分。前厅是功能区的一部分和参观的准备区。前厅两侧均匀分布山川水墨画,与古井贡酒产品蕴含的清新淡雅之风相得益彰,使观众对古井贡酒的产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参观观众向右进入展馆进行参观。
挪威法格内斯瓦尔德雷斯民俗博物馆举办的“Rotasjon”(旋转)展览是一项展示挪威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活动。这个展览不仅收集了150年前的美丽民族服饰(“bunad”)和民间服饰,还展示了当地的手工艺传统,体现了挪威深厚的历史和文化。
天水农耕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天水市秦州区岷山生态公园内,博物馆展陈面积1600平方米。改馆的建设旨在使农耕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在关陇大地上生根,让这方沃土的人民追溯区域社会纹理、留住刻骨乡土情愁、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构建现代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常设展览,高原之魂·民俗之光
全球高端美妆行业的领军者雅诗兰黛集团,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都市中,迎来了其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璀璨亮相。2024年11月6日,随着开馆仪式的正式启幕,雅诗兰黛集团以“无界之境”为主题,向全球消费者展现了一场关于美的盛宴。
红色展馆的设计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更是历史与情感的交融。运用好设计巧思,可以让红色展馆成为一座生动的历史课堂、一座情感的共鸣之所。在数字化与创意并进的今天,如何打造出吸引观众、触动心灵、还原历史的红色场馆?成为时代的命题。
古斯塔夫·韦斯科普夫航空先驱博物馆位于洛伊特斯豪森,是一个专门探索历史上首次受控动力飞行的博物馆。这个新设计的博物馆不仅向航空先驱古斯塔夫·魏斯科普夫致敬,还让参观者深入了解飞行的物理原理和早期人类征服天空的故事。
“大湖流彩”是我们的设计方案所希望展现的展陈整体意向。将蓝天白云下、湖水滋养中的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景画面作为表现的主题。在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空间氛围的基础上,将内容进行合理化的重组与调整,做到类别清晰、重点突出。
西德尼石材展厅位于福州市晋安区。作为石材展厅项目,设计不仅需展示不同石材的色泽、纹理和质地特点;更聚焦于石质材质的肌理表现而激发参观者的视觉联想。因此,设计团队创作在展厅界面、元素形态、色调搭配以及配光等方面都尝试突破以往石材展示的固有形式:由灵感激发的设计创意揉合现代艺术的编排形式,将“石”的不同性格感性化地表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