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早春,黄河咽喉岸畔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德州黄河文化展厅内却已涌动起“文化”的春潮。经过改造提升的黄河文化展厅,已然焕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条承载德州治黄记忆的“红心一号”吸泥船,承载着前辈们的智慧和“红心一号”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劈波斩浪向我们驶来,在新时代讲述着新的叙事。
改造升级 文化展厅焕发新生
德州黄河文化展厅始建于2019年,近年来广泛接待了系统内外各级单位和高校等社会各界群体观摩参观。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德州治黄事业取得了新成效新发展,文化展厅提升改造工作提上了日程。
经过深入挖掘历史资料、精心设计改造方案,又历经数次施工现场对接,对布局和展示内容均进行了优化调整。改造后的展厅,分为序厅、正厅和尾厅三个部分,其中正厅又细分为安澜黄河、奋斗黄河和幸福黄河三个展区,每个展区都通过精心设计的展板和多媒体设备,生动地展现了德州治黄事业的光辉历程及发展新成效。从防汛防凌、堤防建设到引黄供水、依法治河,展厅内容全面而深入,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波澜壮阔的治黄岁月。
科技赋能 展示手段创新多样展厅充分运用了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科技,展示了数字孪生和智慧水利等科技治河手段,使传统黄河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让观众在感受黄河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现代科技的力量。展厅内,通过高清大屏幕、VR体验设备、互动触摸屏等先进设备,观众可以沉浸式的聆听治黄文化故事,了解黄河治理的艰辛历程,以及德州治黄事业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展厅还打造了在线“文化地图”,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黄河文化,实现了文化的活态传承。传统治黄技艺非遗体验项目的融入,使得参观者在欣赏黄河文化的同时,也能借助VR科技手段,身临其境地模拟体验传统抢险技术,深刻感受传统治黄技艺的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展示方式,不仅增强了参观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也进一步弘扬了黄河文化。
携手发力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近年来,德州市充分利用黄河、大运河在德州汇聚的独特区位优势,实施“两河牵手”工程。齐河河务局积极融入其中,将文化展厅打造为两河牵手数字展示项目,成为“两河牵手”工程文化廊道重要节点之一。该展厅搭建了两河牵手齐河段云展馆,将黄河齐河段的优秀传统文化、黄河治理技艺,黄河旅游资源与数字技术融合,让黄河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随着展厅的焕新亮相,相信将有更多的人走进这里,了解黄河文化,感受治黄精神。这座展厅将成为展示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特别是“红心一号”精神的展示,必将激发参观者的奋斗精神,为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贡献新的力量。
近年来,齐河河务局紧紧围绕“建阵地、亮品牌、重传承、促发展”文化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治黄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加强阵地建设,积极争取地方资金支持,全力整合现有资源,相继建设完善“红心一号”文化广场、黄河第一驿站(马集)、法治文化广场、传统治黄技艺教育展示基地等主题文化广场,大力推动水工程与水文化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编排《红心一号》舞台剧及情景剧,开展“红心一号”文化传承日、传承周活动;联合地方相关部门编写《讲好黄河故事口述史》书籍,加强“红心”讲解员队伍建设,切实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积蓄力量。
文化绽放成新韵,黄河故事谱新篇。齐河河务局将充分发挥文化展厅、“红心一号”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作用,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宣传观摩活动、开展文化研学等方式,进一步擦亮治黄文化名片,讲好齐河治黄故事,为齐河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怀化地处湘西,北接武陵,南极五岭,东连雪峰,西邻黔东,纵贯千里,横跨数县。境内武陵山、雪峰山平行纵贯,西依云贵高原,东接衡岳七十二峰;山林郁茂,竹树峥嵘;奇峰竞秀,长岭绵延,更有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奇观,造成了夸父山、孤岩、万佛山等名山胜境。
巴厘岛是地球上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如今,大众旅游业、稻田城市发展和塑料污染威胁着印度尼西亚岛屿的形象。在热带博物馆和福尔肯昆德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巴厘岛 - 欢迎来到天堂”展示了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以及天堂的另一面。
重庆寸滩国际新城展示中心,它不仅仅代表着寸滩最新规划的展示窗口,而是凝聚两江新区寸滩精神、代表重庆在新一轮发展中城市态度的前瞻性地标。
光,是空间的“第二层皮肤
在西安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一座以古长安瓮城与古罗马门洞为灵感的文化空间正在崛起。方所创联中心,这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文化综合体,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语言,诠释着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许多重要场所的红色展厅,其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美学和技术的结合,更是对历史、文化和教育的深度挖掘与展现。然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红色革命展厅作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只做有文化内涵的设计,我们结合多年的党建品牌设计经验,总结出一下几个关键点,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探寻答案。
曼胡默尔(mann+hummel)作为一家过滤设备的开发和生产商,拥有超过75年的历史。他们在总部大楼内建立了一座博物馆,通过各种主题展示公司的历史、过滤技术和当前业务,以吸引参观者并提供互动体验。
拉普电缆(Lapp Kabel)作为电缆和连接技术领域的创新领导者,在其欧洲总部打造了一座融合企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全新展览空间。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的博物馆以“四方馆”为名,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物理边界,将全球旅客的候机时间转化为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朝圣。作为全球首家机场在地文物博物馆,它选址于承载“泾渭分明”地理奇观与周秦汉唐文明层积的洪渎原,以“文物+场景+科技”的立体叙事,重构了机场作为“现代丝绸之路驿站”的文化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