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在山西博物院缓缓流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变局——春秋时期的晋与秦”展览盛大启幕。此次展览汇聚了山西博物院携手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16家顶级文博单位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206组珍贵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那个时代精神的传承者,它们静静地诉说着东周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晋国与秦国之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东周大变局:展览以时间为轴,空间为纬,生动描绘了东周时期从王权衰落至诸侯争霸,再到战国时代群雄并起的历史进程。晋与秦,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两大主角,它们的兴衰更替、恩怨情仇,成为了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重要力量。
一、肇创东周:新纪元的曙光平王东迁的壮丽篇章:公元前770年,伴随着周平王的东迁洛邑,一个全新的时代——东周拉开序幕。展览通过复原场景、珍贵文献及青铜器展示,再现了晋文侯与秦襄公在这一历史事件中的关键角色,他们不仅是周王室的守护者,更是东周新纪元的开创者。晋文侯的勤王之路:通过细致入微的文物解说,如晋文侯时期的兵器、礼器等,展现了他如何平息内乱、辅佐平王,奠定了晋国日后的霸业基础。秦襄公的抗戎壮举:秦襄公因救周抗戎被封诸侯,展览中通过秦早期的兵器、车马器,以及反映秦人尚武精神的雕塑,让观众感受到秦国崛起的磅礴气势。铜车軎——春秋。
二、驰骋春秋:霸业与纷争
早期晋秦的微妙平衡:通过地图、文献及早期晋秦两国的青铜器,展示了两国虽未接壤,但在政治、经济上的微妙联系与合作。秦晋之好的盟誓:以精美的玉器、盟书为线索,讲述了两国如何通过联姻、结盟,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共处,共同抵御外敌。冲突与战争:通过战争兵器、城墙模型及战场复原,再现了晋秦之间从结盟到对抗的激烈冲突,如崤之战、韩原之战等,展现了春秋时期战争的残酷与智慧。
三、兴动天下:变革与融合
晋文公与秦穆公的霸业:通过晋文公践土会盟的盟书、秦穆公一统西戎的战利品,以及两国在农业、手工业、军事上的成就,展现了两国如何各自称霸一方,推动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的思想火花:展览特别设置了思想家展区,通过竹简、帛书等,介绍了春秋时期的儒家、法家、墨家等学派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晋秦两国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影响。三家分晋的历史转折:通过雕塑、壁画及历史文献,深刻揭示了晋国卿大夫阶层的崛起,特别是“三家分晋”事件,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启,为后世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览在结语部分,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春秋时期的先贤对话,感受他们敢于担当、追求变革的精神。晋与秦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当下社会的启示——在变局中寻求机遇,在变革中勇于创新,这种精神力量,跨越千年,依然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
通过此次展览,我们不仅回顾了春秋时期晋与秦的辉煌与沧桑,更深刻理解了那个时代对于后世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意义,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的道路。
青少年法制教育馆抓住了“法”的核心,即是成长必须课;提炼出“法”的受众,即是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近年来,随着红色文化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红色主题展馆的热潮。作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红色主题展馆不仅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载体,更是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在福建博物院的广阔展厅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壮丽史诗正悄然上演,它引领着每一位踏入这片神圣领域的访客,深入探索福建古代文明的璀璨与辉煌。这便是“福建古代文明之光——福建博物院基本陈列”,一个汇聚了数十万年历史精华,以文物为笔,以时间为轴,精心勾勒出的福建古代文明长卷。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文明的专题遗址博物馆,静静地坐落于郑州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它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探寻早商文化的奥秘。博物院的整体建筑充满了创意与深意。建筑外观以抽象的几何造型呈现,仿佛是古文明的天然属性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那斜面、斜线元素的运用,如同破土而出的文物,散发着磅礴的气势,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商代文明的深厚底蕴。而整体建筑与城垣的紧密结合,更是将博物院巧妙地融入了商城遗址公园之中,使得历史与自然、人文与景观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在每一所学校的校园深处,或许都藏着一座静谧而又充满力量的建筑——校史馆。它宛如一位沉默却睿智的长者,静静伫立,见证着学校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发展壮大,承载着学校的历史脉络、文化精髓、传统底蕴以及无数师生共同编织的珍贵记忆,是学校精神内涵最直观、最生动的物质化体现。
在展厅展馆中,时间轴设计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描绘历史、文化、科技、经济或社会变革等众多领域的发展轨迹。通过时间轴的呈现,参观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些主题的深厚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儒学,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在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经后世的尊崇、传承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我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广安市博物馆新馆于2023年底荣耀落成,这座集文化、艺术与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以其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内涵,迅速成为广安市的文化新地标。新馆建筑面积达117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占据了4000平方米,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博物馆对于展览空间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其对于文化传承与展示的深思熟虑和合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