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中华瑰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在数万年的传承发展历程中,陶瓷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益求精的造物观、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传承有序的陶瓷造物史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特征。一部陶瓷造物史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缩影和体现,最能揭示中华文明的绵长隽永。从两万多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陶器到两千多年前的瓷器,中国不仅是最早烧制陶器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武汉博物馆
万象随陶钧——馆藏古代陶瓷艺术展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唐代诗人权德舆笔下的诗句,如今成为解码千年陶瓷文明的密钥。武汉博物馆 “万象随陶钧 —— 馆藏古代陶瓷艺术展”,正以 700 平方米的展陈空间、160 米的展线长度,将 380 余件(套)馆藏陶瓷精品铺展成一幅流动的文明长卷。
“陶钧” 二字藏着双重深意:它是匠人手中旋转瓷土的转轮,更是古人眼中宇宙造化的隐喻。古人相信天地如窑,万物经火候与釉汁的 “窑变” 而生;今日展厅里,那些曾被泥土封存、被火舌重塑的瓷骨,在光影流转中完成 “二度开窑”—— 山川纹路在青瓷上蜿蜒,花鸟意趣在彩瓷间跃动,人情岁序都凝结成釉色里的时光印记。
展览以 “泥火交融 —— 陶之始”“随时物华 —— 陶之臻”“若采自然 —— 瓷之釉”“巧艺天工 —— 瓷之彩” 四个单元,串联起两万余年的陶瓷发展史。从先民手捏的粗糙陶坯,到商代原始瓷器的初见端倪;从东汉青瓷奠定的技术根基,到唐代 “南青北白” 的双峰并峙、三彩釉陶的异域风情;从宋代名窑竞胜的雅致风骨,到元代青花瓷惊艳世界的钴料光泽;再到明清瓷器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巅峰之境,每一件展品都是 “火与土之歌” 的生动注脚。
武汉博物馆万余件陶瓷藏品,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活态档案。此次展览撷取精品,让那些别致造型、独特釉色与精湛工艺,在观者眼前流淌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韵致。“匠人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当您步入展厅,便是与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共赴这场陶风瓷韵里的艺术盛宴。
陶瓷艺术展文化价值意韵
陶钧运巧,万象生辉。此展以“万象随陶钧”为魂,汇千年古瓷之精粹,于窑火淬炼中凝练出中华文明之深美闳约。陶钧者,天工开物之器也,既喻造化之妙手,亦藏人文之精魄。展陈器物皆为历代匠作之翘楚,每一器皆承岁月之重,载文明之痕,如诗如画,如韵如律。
青瓷如冰似玉,釉色流转间可见古人对自然之观照;白瓷皎洁胜雪,素胎暗纹处暗藏天地之玄机。唐三彩之斑斓,恰似盛唐气象之瑰丽绚烂;宋瓷之雅逸,更显两宋文人之清逸超然。釉下彩绘,笔走龙蛇,山水人物皆成天籁;窑变釉色,幻化无穷,霞蔚云蒸尽显造化之奇。每一器物皆非独存之物,而是文化基因之载体,承载着礼乐教化之传统、农耕文明之智慧、士人情怀之高标。
陶钧之妙,在于化腐朽为神奇。黏土经火而涅槃,素胎因釉而焕彩,恰如文明经磨砺而升华。古瓷之裂痕非残缺,乃时光之笔触;窑变之色彩非偶然,乃造化之诗篇。此中既有“大巧若拙”的哲思,亦有“天人合一”的境界。匠人执守初心,以泥为笺,以火为墨,书写着中华文明之永恒篇章。
此展不仅为器物之陈列,更乃文化之对话。观者驻足于青瓷莲瓣碗前,可感“出淤泥而不染”之品格;凝视定窑孩儿枕,能悟“返璞归真”之真意。瓷器上的冰裂纹,恰似历史长河中溅起的浪花,每一道裂痕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釉色中的天青,宛如雨过天晴后的苍穹,将天地之美凝于方寸之间。
万象随陶钧,陶钧亦随万象。此展以器启智,以美润心,让观者在釉彩流转间触摸文明之脉动,于器型变迁中感悟时代之精神。它不仅展现了古代陶瓷工艺之巅,更揭示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之奥秘——在传承中创新,于守正中突破。此等文化价值,恰如古瓷经火后愈发温润,随岁月流逝而愈显珍贵,终成民族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瑰宝,在时光长卷上镌刻下永恒的东方神韵。
近年来,随着红色文化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红色主题展馆的热潮。作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红色主题展馆不仅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载体,更是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
“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如何在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的宏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我为主,既善于吸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在保护利用古代运河方面的有益做法,又善于创新创造、不断探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瑞士馆的展览设计概念植根于清晰、结构和精致简约——这些核心价值反映了瑞士的国家身份,在紧凑的 90平方米空间内进行设计,该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展览摊位:它是一个精心策划的体验,将品牌影响力与建筑优雅融为一体,在瑞士国家馆的设计方面树立了高标准。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之中,浙江省非遗馆如同一方静谧的绿洲,静静地等待着每一位探寻者的到来。这里,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梦幻空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更是心灵得以栖息的诗意栖居地。这座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15153平方米的宏伟建筑,不仅是中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更是收藏、展示和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宝库,是传承、利用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洛阳市大唐宫建材城,藏着一家超有质感的瓷砖展厅,其简约而不简单,给人沉浸式选材体验。
团队为领克在西班牙打造的第一家俱乐部,是在新兴品牌的背景下展开的项目。他们以为新一代寻找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体验为出发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创新的选择。
“世界航海五百年:15-19世纪航海文物特展”以中国收藏文物展示世界航海进程,以中国视角解读世界航海故事。 展览用涉及五大洲二十余国的300 余件/套馆藏世界航海文物,从科技、历史、战争、贸易和艺术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通过航海所连接的世界,讲述航海、贸易和战争相互交织的五百年航海历史。
寿文化,这一蕴含深厚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的文化现象,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之中。它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与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寿县,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寿文化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与传承,成为寿县历史文化的瑰宝。
横塘镇,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江南水乡,自清乾隆年间黄姓人家迁此居住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勤劳智慧的人民,书写了一部部生动的历史篇章。如今,这座小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传承文化,横塘镇特设乡村博物馆——镇史馆,以生动、详实的展览,向世人展示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