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992 6068

展厅设计 展厅装修 数字展厅设计 企业展厅设计 展厅设计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展览资讯 > 行业动态 > 陶瓷艺术大展

陶瓷艺术大展

发布时间:2025.09.20日 20人浏览过

  陶瓷是中华瑰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在数万年的传承发展历程中,陶瓷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益求精的造物观、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传承有序的陶瓷造物史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特征。一部陶瓷造物史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缩影和体现,最能揭示中华文明的绵长隽永。从两万多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陶器到两千多年前的瓷器,中国不仅是最早烧制陶器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陶瓷艺术大展

  武汉博物馆

  万象随陶钧——馆藏古代陶瓷艺术展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唐代诗人权德舆笔下的诗句,如今成为解码千年陶瓷文明的密钥。武汉博物馆 “万象随陶钧 —— 馆藏古代陶瓷艺术展”,正以 700 平方米的展陈空间、160 米的展线长度,将 380 余件(套)馆藏陶瓷精品铺展成一幅流动的文明长卷。

陶瓷艺术大展

  “陶钧” 二字藏着双重深意:它是匠人手中旋转瓷土的转轮,更是古人眼中宇宙造化的隐喻。古人相信天地如窑,万物经火候与釉汁的 “窑变” 而生;今日展厅里,那些曾被泥土封存、被火舌重塑的瓷骨,在光影流转中完成 “二度开窑”—— 山川纹路在青瓷上蜿蜒,花鸟意趣在彩瓷间跃动,人情岁序都凝结成釉色里的时光印记。

  展览以 “泥火交融 —— 陶之始”“随时物华 —— 陶之臻”“若采自然 —— 瓷之釉”“巧艺天工 —— 瓷之彩” 四个单元,串联起两万余年的陶瓷发展史。从先民手捏的粗糙陶坯,到商代原始瓷器的初见端倪;从东汉青瓷奠定的技术根基,到唐代 “南青北白” 的双峰并峙、三彩釉陶的异域风情;从宋代名窑竞胜的雅致风骨,到元代青花瓷惊艳世界的钴料光泽;再到明清瓷器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巅峰之境,每一件展品都是 “火与土之歌” 的生动注脚。

陶瓷艺术大展

  武汉博物馆万余件陶瓷藏品,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活态档案。此次展览撷取精品,让那些别致造型、独特釉色与精湛工艺,在观者眼前流淌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韵致。“匠人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当您步入展厅,便是与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共赴这场陶风瓷韵里的艺术盛宴。

陶瓷艺术大展

  陶瓷艺术展文化价值意韵

  陶钧运巧,万象生辉。此展以“万象随陶钧”为魂,汇千年古瓷之精粹,于窑火淬炼中凝练出中华文明之深美闳约。陶钧者,天工开物之器也,既喻造化之妙手,亦藏人文之精魄。展陈器物皆为历代匠作之翘楚,每一器皆承岁月之重,载文明之痕,如诗如画,如韵如律。

陶瓷艺术大展

  青瓷如冰似玉,釉色流转间可见古人对自然之观照;白瓷皎洁胜雪,素胎暗纹处暗藏天地之玄机。唐三彩之斑斓,恰似盛唐气象之瑰丽绚烂;宋瓷之雅逸,更显两宋文人之清逸超然。釉下彩绘,笔走龙蛇,山水人物皆成天籁;窑变釉色,幻化无穷,霞蔚云蒸尽显造化之奇。每一器物皆非独存之物,而是文化基因之载体,承载着礼乐教化之传统、农耕文明之智慧、士人情怀之高标。

陶瓷艺术大展

  陶钧之妙,在于化腐朽为神奇。黏土经火而涅槃,素胎因釉而焕彩,恰如文明经磨砺而升华。古瓷之裂痕非残缺,乃时光之笔触;窑变之色彩非偶然,乃造化之诗篇。此中既有“大巧若拙”的哲思,亦有“天人合一”的境界。匠人执守初心,以泥为笺,以火为墨,书写着中华文明之永恒篇章。

陶瓷艺术大展

  此展不仅为器物之陈列,更乃文化之对话。观者驻足于青瓷莲瓣碗前,可感“出淤泥而不染”之品格;凝视定窑孩儿枕,能悟“返璞归真”之真意。瓷器上的冰裂纹,恰似历史长河中溅起的浪花,每一道裂痕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釉色中的天青,宛如雨过天晴后的苍穹,将天地之美凝于方寸之间。

陶瓷艺术大展

  万象随陶钧,陶钧亦随万象。此展以器启智,以美润心,让观者在釉彩流转间触摸文明之脉动,于器型变迁中感悟时代之精神。它不仅展现了古代陶瓷工艺之巅,更揭示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之奥秘——在传承中创新,于守正中突破。此等文化价值,恰如古瓷经火后愈发温润,随岁月流逝而愈显珍贵,终成民族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瑰宝,在时光长卷上镌刻下永恒的东方神韵。

相关资讯

官方企业微信号

官方企业微信号

信可威展会设计公司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信可威logo

展厅设计 深圳展厅设计 展会设计 展台设计

  • 全国咨询热线:400 992 6068
  • 联系邮箱:3460381092@qq.com设计专线:18820271825
  • 官网网址:http://www.xkwkj.com
  •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08号中国凤凰大厦1栋17A
版权所有 © 深圳信可威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