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战略支点,依托国家级经开区、侨梦苑创新基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已构建起“战略枢纽+产业引擎+创新高地”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自1988年成立以来,开发区从昔日的城郊荒地蜕变为广州东部枢纽核心区,形成以永宁大道为轴心的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200亿元,占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18.7%。 通过《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法治化赋能,开发区获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联席会议制度支持、23条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等政策红利,实现“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产业扶持”全流程自主决策。当前正以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为引擎,联动新白广城际、广汕高铁等轨道交通网络,打造“1小时湾区经济圈”和“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2024年国际班列开行量占全省42%。在产业生态构建上,形成“双核驱动+多元协同”模式:以广汽本田、北汽新能源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集聚企业超200家,本土配套率达75%;以增芯项目为引领的集成电路产业,带动越海集成、国显科技等4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设计—制造—封装”完整链条。 科技创新方面,开发区通过国家级侨梦苑引进123个华侨华人项目,建成12个“众创空间—加速器—产业园”孵化载体,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4.2%,高于全市均值1.5个百分点56。未来将重点拓展20个新兴产业赛道,包括低空经济、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通过TOD综合开发片区和零碳示范园区建设,塑造“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国际化现代产业新城。
湾区高地
锚定战略枢纽,激活发展势能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北接广州中心城区,南联东莞、深圳,东临惠州,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黄金交汇点”。依托《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政策赋能,开发区以“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为核心定位,构建“一核两翼三带”空间格局,全面承接广深双城联动溢出效应。2024年,广州市政府将12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至开发区管委会,涵盖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产业扶持等领域,实现“区内事区内办”的高效治理模式,为融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基础设施布局上,开发区以广州东部枢纽为核心,推进“轨道上的湾区”建设:新白广城际、广汕高铁、地铁16号线等轨道交通网络串联大湾区11城,1小时直达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增城西站国际物流枢纽年吞吐量突破500万吨,打造“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同步建设中的增城开发区科技文化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标志性项目,进一步强化其作为湾区要素流动“超级联系人”的功能。
智慧谋划数字引擎驱动,创新生态重构 开发区以“数字孪生城市”理念构建全域智慧管理平台,集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产业链招商“热力图”、企业服务“云管家”三大系统,实现“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数字化管控。通过5G+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已推动广本增城工厂建成国内首个“黑灯车间”,生产效率提升30%,能耗降低18%。 在创新生态构建方面,开发区设立20亿元规模的“湾区科创母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依托国家级侨梦苑创新创业基地,实施“以侨引智”工程:累计引进华侨华人项目123个,其中诺贝尔奖工作站2个、院士团队7个,形成“研发在港澳、转化在增城”的协同创新模式。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56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45%,科技创新指数跃居广州各区前三。
产业赋能集群裂变升级,链式生态崛起 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千亿集群 以广汽本田增城工厂、北汽华南基地为“双核”,集聚电装、李尔、卡斯马等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42家,本地配套率提升至75%。2024年启动“氢能汽车产业园”建设,规划年产10万台氢燃料电池系统,联合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共建氢能技术研究院,推动“整车制造—核心部件—氢能基建”全链条布局。同步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开放63公里V2X智慧道路,吸引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企业落地测试。
金融科技与生命健康双轮驱动 金融科技领域,平安(增城)科技硅谷引入区块链征信、跨境支付等16个标杆项目,设立50亿元规模的供应链金融专项基金,服务中小微企业超2000家。生命健康产业以前海人寿医院、龙城国际医疗中心为依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疗产业园,引进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建设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打造“预防—诊疗—康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
科技创新策源成果转化,生态雨林繁茂 开发区构建“1+N”创新平台体系:“1”即国家级侨梦苑核心区,设立10万平方米国际孵化器;“N”包括宝盛国际创新中心、珠江国际创业中心等12个专业载体,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级培育链条。实施“揭榜挂帅”机制,2024年发布37项“卡脖子”技术需求榜单,吸引大湾区高校院所47个团队攻关,其中新型动力电池隔膜材料、超精密光学元件加工技术等6项成果已实现产业化。 政策扶持方面,修订《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对研发投入超亿元企业给予30%补助,设立最高5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奖励5。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623家,R&D投入强度提升至4.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未来蓝图产城深度融合,国际范本示范 开发区以“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理念推进东部中心建设:规划建设8个TOD综合开发片区,配建人才公寓、国际学校、星级酒店等设施,打造15分钟优质生活圈。重点推进珠江国际智能科技城、增城开发区科创谷等产城综合体,提供“研发—中试—量产”一体化空间,吸引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团队超300个。在绿色发展维度,实施“碳画像”诊断工程,建立企业碳排放数字账户,建设零碳示范园区3个,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202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2%。同步推进凤凰湿地公园、荔湖生态廊道建设,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格局,塑造“湾区绿芯”城市名片。
遗址类博物馆的版式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既要懂历史,又要用专业的平面技巧把它融合到一方天地中!
寿文化,这一蕴含深厚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的文化现象,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之中。它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与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寿县,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寿文化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与传承,成为寿县历史文化的瑰宝。
时间之流浸润并模糊了榖物的原相,形色香在压力变化中揉杂温度、空气和水滴酿出甘醇风味。
成都博物馆是西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已有65年的历史。自新馆建成开放6年来已接待观众近1600万人次。博物馆挂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牌子,是2006年国务院授牌的四川首家、成都唯一的国字号博物馆。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探索征程中,航天博物馆宛如一座闪耀的灯塔,静静伫立,凝聚着人类对宇宙的无限向往与不懈追求,它不仅是航天文物与知识的宝库,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讲述着人类逐梦星辰的壮丽篇章。作为专业的展厅设计及施工一体化公司,我们有幸参与到航天博物馆的打造中,用专业与匠心,助力其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殿堂。
九江,这座镶嵌在长江之畔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著称。然而,在1998年的那个夏天,九江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大洪水。这场洪水不仅考验了九江人民的勇气和智慧,更孕育出了一种伟大的精神——抗洪精神。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种精神,九江九八抗洪展陈馆应运而生。
在城市文化的璀璨星空中,纪念馆宛如一座座闪耀的精神灯塔,静静伫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传递着深沉的人文情怀。而在纪念馆的展示舞台上,虚拟讲解员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卓越的功能,成为革新参观体验、优化陈列设计的关键要素。作为专业的展厅设计及施工一体化公司,专注于多媒体解决方案领域,我们对虚拟讲解员在纪念馆中的应用有着深刻的见解,接下来为您详细阐述。
重庆寸滩国际新城展示中心,它不仅仅代表着寸滩最新规划的展示窗口,而是凝聚两江新区寸滩精神、代表重庆在新一轮发展中城市态度的前瞻性地标。
国内设计的展陈设计借鉴参考比较普遍,很多设计造型用了一次又一次,乐此不疲。今天小编找了找近年来展厅设计里被借鉴的比较多的十大造型。仅供初学者参考娱乐。不足之处请多指教哈哈!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