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品总数约11万件,分十五大类:书画、金属、陶瓷、工艺、证章、文献、印刷、纺织品、石刻、钱币、照片、剪纸、邮票、唱片和其他杂项等。其中1841年江南提督陈化成督造的振远将军铜炮、1880年吴猷豫园宴乐图轴、1895年英商道白生公司制清花机、清末点石斋画报原稿、1911年民国总统候选人提名及当选人斗方、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铜狮、民国百子大礼轿、民国柳亚子主编《上海通志稿》稿本、老上海地图、《徵信录》等都是馆藏重要文物。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长期坚持开展对上海地方文物历史、民情风俗、人文环境、城市变迁、博物馆学等方面的学术考察与研究,编辑出版了大量书籍。自2002年起,编辑出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刊》。2007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成为中国博物馆学会城市博物馆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单位。作为国际博协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ICOM-CAMOC)的主要成员,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城市博物馆的合作,为推动城市博物馆的发展作贡献。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新建项目作为“十二五时期重大文化项目”已被列入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新的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充分反映上海历史发展轨迹的地方志博物馆,定位于全面展示上海古代史与近代史文物,一座为公共开放服务的崭新博物馆已经亮相城区。
这周,就让我们一起来逛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精彩数字展览吧!
1、韵致箐华——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按地域分布分为“莽原之华”“塞上之方”“南国之韵”“华汉之彰”4个单元,共展出服饰及配饰170余件,从服饰形制、生活背景和文化符号三个层面呈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缤纷璀璨的服饰文化画卷,展现中国各民族女性独具魅力的风采。
2、三月花 一世念——清代江南女性的生活与艺术展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将展出女性题材和女性作者的书法绘画作品、首饰、服饰、红妆以及用于闺阁陈设的清供等百余件(组)文物,展现清代江南女性的艺术形象、服饰潮流、日常生活、休闲娱乐,聚焦她们在市镇兴起、市场开放的环境中,从闺阁走入社会的勇气与突破。
3、福禄寿喜 美好生活——中华吉祥文化特展
展览简介:《福禄寿喜 美好生活——中国吉祥文化特展》选取自然、历史、艺术等门类的展品近300件,包括瓷器、玉器、金银器、书画、织物、剪纸、动物标本、科学绘画、矿物宝石、建筑构件、生活用品、工业产品等,以此展示吉祥文化数千年传承发展演变,及其对百姓生活与中华文化的多层次影响。
4、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
展览简介:展览内容分为“承传·京韵华章”“惊艳·鹤鸣海上”“启航·梅香万里”“留白·寒梅傲雪”“新生·再攀高峰”五大板部分,通过文物、道具、场景还原、多媒体交互等多元形式为观众讲述梅兰芳传奇一生。
5、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古船科学考古进行时
展览简介:展览展出137件/组展品,包括古船的船体构件、出水瓷器、技术与装备模型等,其中95件/组出水自“长江口二号”古船,船体构件及一系列古船出水瓷器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这些文物展品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演绎出上海开埠初期多元的社会生活图景,让观众由实物窥见历史、由历史体悟文化,展现出海洋文明、城市历史、科技考古的生动面貌。
6、经世济民——上海大都市固近代爱国实业家展
展览简介:展览以上海大都市圈为地理范畴,以近代民族实业为切入口,展现近代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的民族实业发展历程,以及实业家们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衷心爱国的精神事迹;同时,通过近代不同城市间的实业发展,深刻反映上海大都市圈内九座城市在经济、社会、人际往来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以及长三角地区在产业发展、文化脉络、社会情感等方面的深厚历史积淀。
7、光荣之城——上海市革命场馆联盟红色文物史料展
展览简介:展览聚焦中共中央在上海十二年的革命活动历史,精心划分为“伟大开端 崭新局面”“力量之源 波澜壮阔”“曲折发展 艰难探索”三个单元,引领观众重温那段波澜壮阔、充满荣光的革命岁月。
深圳信可威展厅设计公司专业从事上市企业展厅设计、展览展示活动策划、展台设计搭建的展厅设计公司,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为客户提供前期策划、设计创意、现场搭建和维护、仓储、全国巡展等全流程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开发商场、专卖店规划、设计、制作、会议活动策划和现场布置、平面广告创意策划等多项服务。
西德尼石材展厅位于福州市晋安区。作为石材展厅项目,设计不仅需展示不同石材的色泽、纹理和质地特点;更聚焦于石质材质的肌理表现而激发参观者的视觉联想。因此,设计团队创作在展厅界面、元素形态、色调搭配以及配光等方面都尝试突破以往石材展示的固有形式:由灵感激发的设计创意揉合现代艺术的编排形式,将“石”的不同性格感性化地表露出来。
在西安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一座以古长安瓮城与古罗马门洞为灵感的文化空间正在崛起。方所创联中心,这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文化综合体,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语言,诠释着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在中国福州马尾,一座承载着近代中国自强之梦与海洋情怀的宏伟建筑静静伫立,这便是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船政文化的传承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展览形式,吸引着无数游客与学者前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筹建于1997年,初名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2004年全面改版并更名为现名。它不仅是一座专题博物馆,更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的获得者。2024年8月,它更是荣膺国家二级博物馆的殊荣,这标志着其在船政文化传承与弘扬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山东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1899号。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战略支点,依托国家级经开区、侨梦苑创新基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已构建起“战略枢纽+产业引擎+创新高地”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自1988年成立以来,开发区从昔日的城郊荒地蜕变为广州东部枢纽核心区,形成以永宁大道为轴心的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200亿元,占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18.7%。 通过《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法治化赋能,开发区获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联席会议制度支持、23条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等政策红利,实现“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产业扶持”全流程自主决策。当前正以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为引擎,联动新白广城际、广汕高铁等轨道交通网络,打造“1小时湾区经济圈”和“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2024年国际班列开行量占全省42%。在产业生态构建上,形成“双核驱动+多元协同”模式:以广汽本田、北汽新能源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集聚企业超200家,本土配套率达75%;以增芯项目为引领的集成电路产业,带动越海集成、国显科技等4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设计—制造—封装”完整链条。 科技创新方面,开发区通过国家级侨梦苑引进123个华侨华人项目,建成12个“众创空间—加速器—产业园”孵化载体,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4.2%,高于全市均值1.5个百分点56。未来将重点拓展20个新兴产业赛道,包括低空经济、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通过TOD综合开发片区和零碳示范园区建设,塑造“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国际化现代产业新城
诺华制药集团(英语:Novartis International AG)通称诺华(Novartis),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跨国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其核心业务领域包括各种专利药、消费者保健、非专利药、眼睛护理和动物保健等。
在2024年11月6日这个金秋送爽的日子里,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再次迎来了全球瞩目的盛事——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更是全球企业展示创新成果、拓展国际市场的绝佳平台。在本届进博会上,资生堂,这一享誉全球的美妆巨头,连续第六年参展,并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资创园”,惊艳亮相6.1号消费品馆,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美的盛宴。
这座江南文化明珠,镶嵌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人民广场的北侧,以其国家一级博物馆的荣耀身份,熠熠生辉。它是一座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如同一扇窗口,向世人展示着地域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设计方案以《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方案设计结合陈列大纲内容,运用多种陈展手段,充分展示大量的馆藏珍贵文物和图片资料,避免图板加展品的单一陈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