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不少园区在推进展厅建设时都遇到了同一个难题:预算吃紧,审批难过。
展厅效果图示意
即便能批下建设资金,也常常面临以下问题:
投入一次性大,产出回报慢;
领导换届、政策调整,后续运营乏力;
展厅成了“摆设”,最终闲置荒废。
难道园区就只能“没展厅”?或者一定要靠“自建+自养”这条重资产路线?
答案是否定的。
展厅也可以“租着赚”:分润模式,正在成为新选项
湃展智慧展厅提供了一种更灵活、更低压、更具回报模型的合作方式:
展厅效果图示意
园区提供空间与基础配套,湃展负责展厅设计、搭建、内容制作和日常运营。收益来自企业入驻展示、活动承接、内容服务等,园区与湃展按约定比例分成。
这个模型有三个特点:
前期零投入
不需要园区一次性投入几十万、上百万。由湃展先行投入,快速搭建完成。
持续可运营
湃展配备专业运营团队,负责企业引流、内容更新、活动组织,让展厅“活起来”。
收益逐年递增
展厅效果图示意
园区分成比例逐年提升:
第1年 湃展70% / 园区30%
第2年 五五分
第3年起,园区获得70%以上收益
最终,园区不仅拥有了一个智能展厅,还收获了一条可持续的收入渠道。
场景模拟:预算0元,也能拥有高标准展厅
展厅效果图示意
假设园区A有一处300㎡空间,暂时没有使用计划,想要转化为展示用途,但缺乏建设预算。
选择分润模式后,湃展:
用15~20天完成标准化搭建;
提供内容平台、设备系统、运维服务;
将展厅变为“共享式招商窗口”+“企业展示平台”;
引入入驻企业,形成日常活跃展示生态;
园区每年获取稳定分润回报,持续增收;
这个展厅从“闲置场地”变成“利润单元”,不仅解决展示问题,还为招商运营添了一条新赛道。
为什么说这是“能赚钱”的展厅?
展厅效果图示意
因为它具备以下特征:
有收益模型:企业入驻+活动场租+内容服务=多重收入
有使用频率:非一次性使用,而是长期活跃运营
有数据沉淀:每一次点击、每一条预约,都是招商线索
有持续成长性:内容可更新、展项可复用、IP可孵化
在传统展厅“建了不用”“建了赔钱”的尴尬下,这是一种可以被规模化复制的解法。
结语:
预算不等于障碍,缺钱不代表不能拥有展示力。当展厅变成可运营、能变现的空间,它就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是园区的增长引擎。

在展厅设计的广袤天地中,每一处空间都是创意与功能交织的结晶。或科技感爆棚,或简约大气,不同风格的展厅,如同一幅幅绚丽画卷,展现着独特魅力。

企业展厅不仅是品牌形象的名片更是与客户深度沟通的桥梁,如何通过设计让展厅成为“无声的销员”四大核心要素助你从主题定位到动线设计,打造高转化、高记忆的展厅空间。

传统的展板陈列、单向灌输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下党员群众对精神文化空间日益增长的新期待。如何让党的理论、历史、精神真正"活"起来,浸润人心?一场关于党建展厅设计理念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进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的注意力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传统的“展板+实物”模式早已让人审美疲劳。当参观者进入展馆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座位而不是展品时,作为设计者的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用空间讲述故事,打造让人全身心投入、甚至“忘掉手机”的沉浸式体验?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品牌宣传手段也需要随之升级。企业展厅,成为了企业展示品牌形象、产品功能、企业理念的上佳场所,一座优秀的企业展厅,可以为企业持续带来活力,同时结合声、光、电技术,配合现代VR、AR数字影响,可以将主题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内容不仅仅是企业内容,更可以是教育、环保、公益、科学科普等更高层次的主题。

在展厅设计的过程中,展墙是空间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形态各异,造型丰富的展墙设计不仅能够让展厅看起来更加美观,还能够有效展示展厅主题,传递信息。今天就跟大家分享6种既美观又实用的展墙造型。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展厅的设计与搭建,作为展会成功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展品的展示效果,而且对观众的观展感受及参展企业的品牌形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下社会,展厅的建设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推崇,因为展厅不仅是企业一张对外宣传的名片,也是拉近与客户之间距离的桥梁。展厅建设主要用于企业文化的展示或产品展示,因此在建设过程当中,用户体验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只有充分考虑受众观感体验的展厅才有意义!

展厅之所以被称为最具说服力的“商业语言”,是因为它通过多维度的感官体验、沉浸式环境设计和直接的互动沟通,将品牌、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转化为客户可感知、可信任的直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