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航空类展厅是集展示、体验为一体,面向参观者进行航天技术科普、航天精神与文化传播的绝佳场所。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翻开历史篇章,我们可以看见每个时期带来的革新。与之相应的,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让航天空间展览展示也走向了新的高度。随着展示主体的迭代,展示方式也越加多样化。
1、阅览为主,科普拓展眼界
最初,航天航空领域科普馆,是以情景认知与科学原理为展教思想基础,以激发公众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展览目的,通过展示航空发展历史与前沿的技术突破,让观者感悟科学魅力,开启智慧之门。
在整体空间的氛围营造中,多半以直陈为主,以之呈现航空科技的美妙与神奇,向大众普及航天精神,让参观者能够借由展示内容开阔眼界。
2、创新为首,智能趣味相融
时代发展,技术更新迭代,航天航空展厅向科技化、智能化发展;在整个空间体验的打造上,展厅更注重展示区域的趣味性与多样性。
由于航天航空类展厅展品体量大、类型多,在结构、展厅布局、共享空间、视距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内部展览形式也在日趋细致、完善,并趋向现代化与科技化。
将体验与科技相结合,在展厅中灵活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融入科技馆设计元素,可以充分体现智慧和技术的属性,为参观者带来更丰富的体验,这一方式也成为航天航空展厅设计新的发展趋势。
3、体验为先,沉浸带来思考
数字化时代来临,让信息技术得以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现代航天航空展厅也更为强调科技意识,更注重参观者的体验感。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动画电影等创造沉浸式体验区,航天航空展厅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引导观众进入飞行场景,从空域飞行的角度感受航空的魅力,以此调动多重感官的融合体验,从而增强与展厅的交互性、参与性,给观者带来超凡的探秘乐趣。
4、以人为本,科技艺术齐驱
航天航空展厅的设计思维方式在不断深化,空间从传统单一的设计形式向着科技与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方向转化。
设计上遵从“以人为本,融科技与艺术为一体”的理念,这既是上述演变历程的本质,也是未来展厅设计的重点发展策略。
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展览环境,需要设计者尽可能地满足参观者的信息需求与生理、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让空间与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在调动情绪的过程中有效地传递展示信息。
当人与空间的联系,从情绪起伏递进到产生主观情感,再加深到多维度的情感共鸣,就会形成对展厅的认同感与记忆,即使若干年后,参观者依然会记起在展厅的那个共鸣瞬间。这般富有生命张力的展厅,就是未来设计。
廉政教育展厅,作为廉政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无疑是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廉政文化与空间设计相互碰撞、深度融合,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是庄严肃穆的氛围营造,让每一位参观者在踏入展厅的瞬间,便感受到廉政的神圣与庄重;还是巧妙的展陈布局,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段段深刻的文字,潜移默化地传递着廉洁奉公的价值理念。
以"能源血脉·智造未来"为魂,通过核心展区设计,将铁人精神基因、勘探科技突破与绿色转型战略熔铸为可感可知的沉浸史诗。下面是部分展项分享
在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电子沙盘作为一种独特的展示工具,已经逐渐融入了展厅设计中。它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交流,增强了参观者和展示内容的互动体验。本文将探讨如何将电子沙盘融入展厅设计,以提升展示效果和参观体验。
留白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至高哲学,以空纳万境,以虚蕴实。在当代展厅设计中,留白不仅是空间的呼吸,更是叙事与情感的延伸。从书画的“计白当黑”到空间的“无中生有”,我们如何借留白之力,让展品与观者对话?
矿产资源展厅的设计需先确立 “敬畏与共生” 的双主题。不同于普通科技馆的技术展示,它既要呈现矿产作为工业基石的价值,也要传递可持续开发的理念。入口处可设置巨型地球截面模型,外层是蓝色海洋与绿色陆地,内层用透光材质展现矿产分布带,配合解说词 “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踩着大地的馈赠”,在参观者踏入瞬间便奠定 “认识 — 珍惜 — 保护” 的叙事基调。这种主题定位决定了展厅不能仅停留在资源陈列,而要构建从地质形成到未来利用的完整认知闭环。
信息技术展厅作为信息技术企业的品牌名片,不仅仅是展示企业最新技术的场所,更是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最近,雷总频繁出现在台前,一次次讲小米汽车,他没有照着稿子念,而是从造车开始的那一天讲起,怎么一步步做决定,哪些事先做,哪些暂时放下,性能、安全、智能之间怎么取舍,团队在不同阶段又是如何判断、如何推进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
学校校史馆是展示学校历史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教研成果等的窗口,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学传统,促进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文化。那么,一个具有特色校史馆设计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