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宏大版图中,校史馆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承载着学校发展的深厚底蕴,铭刻着师生们的共同记忆,传承着独特的校园精神。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浪潮汹涌澎湃,人们对文化体验的追求日益提升,信可威认为,校史馆展厅的未来,应该完成从传统到创新的跨越,迈向无限可能的新未来。
1、数字化叙事
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等前沿技术,构建起一个开放、多元的数字化叙事空间。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三维模型等多元媒体元素的交织融合,让校史以生动、立体、互动的姿态鲜活呈现。
2、互动式参与
互动性,正逐渐成为未来校史馆的核心魅力所在。如触摸屏、体感互动、语音交互等,让参观者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华丽转身为校史故事的主动构建者。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亲手操作学校历史时间轴,随意切换不同历史时期,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精彩瞬间。
3、沉浸式空间
通过精心雕琢光影、声音等多感官元素,营造出与校史文化高度契合的沉浸式氛围,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深刻感受学校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
深圳信可威20年专业从事上市企业展厅设计、展览展示活动策划、展台设计搭建的优质、优秀、性价比高、价格透明、靠谱、优惠便宜实惠最好展厅设计公司,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和质量保障,为客户提供前期策划、设计创意、现场搭建和维护、仓储、全国巡展等全流程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开发商场、专卖店规划、设计、制作、会议活动策划和现场布置、平面广告创意策划等多项服务。
在中国福州马尾,一座承载着近代中国自强之梦与海洋情怀的宏伟建筑静静伫立,这便是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船政文化的传承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展览形式,吸引着无数游客与学者前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筹建于1997年,初名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2004年全面改版并更名为现名。它不仅是一座专题博物馆,更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的获得者。2024年8月,它更是荣膺国家二级博物馆的殊荣,这标志着其在船政文化传承与弘扬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前沿科技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人工智能(AI),这一昔日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已悄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以其深厚的科技底蕴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阵地。上海·人工智能展厅,正是这一时代浪潮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记录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更展望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原建筑序厅空间为6900mm宽、10000mm进深, 拥有良好的纵深感,为此,我们设计孙中山邓世昌、张弼士以圆雕的形象迎面走来,背后跟随诸位胶东革命志士、政军人物、文艺名人、实业楷模奋勇向前,追求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观众可穿行其中,感受与这些名人同行的信念,两侧艺术肌理墙以开放的形态寓意开拓、拼搏精神的延续与传播。
设计方案以《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方案设计结合陈列大纲内容,运用多种陈展手段,充分展示大量的馆藏珍贵文物和图片资料,避免图板加展品的单一陈展形式。
川陕苏区纪念馆,原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2020年,按照“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军烈士纪念地、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纪念馆进行了改造提升。
“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档案作为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播文化、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等重要社会职能。
海之浩渺,梦之无垠。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渊薮,更是连接全球的蓝色纽带。中华民族的航海史诗绵延千年,熠熠生辉。2000多年前,指南针的发明,为人类跨洋越海的壮举点亮明灯;620年前,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镌刻下不朽的东方印记。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帆影幢幢,到近代民族海运业的艰难起步,再到现代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航海精神始终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
遗址类博物馆的版式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既要懂历史,又要用专业的平面技巧把它融合到一方天地中!
历史的长河在山西博物院缓缓流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变局——春秋时期的晋与秦”展览盛大启幕。此次展览汇聚了山西博物院携手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16家顶级文博单位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206组珍贵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那个时代精神的传承者,它们静静地诉说着东周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晋国与秦国之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