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丨肉牛产业展厅设计
项目规模丨新建项目
施工时间丨 2025 年 6 月
用心赋能传统农牧产业
从 “国人粮仓” 到 “世人餐桌”,农牧产业的现代化转型需要更直观的价值传递。
该肉牛产业展厅以 “金牛领路 犇向幸福” 为核心,将肉牛全产业链的 “数字化转型” 与 “农牧循环” 理念融入空间设计,在开阔有序的布局中,让每一处展区都成为叙事载体 —— 既展现肉牛养殖的科技实力,也传递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层价值。
展厅序厅:一眼读懂产业机遇
步入序厅,现代感与产业自信扑面而来。
浅白主色调搭配科技蓝线条,开合大屏循环播放肉牛产业背景影片 —— 从国民对牛肉需求的数量增长、品质升级,到衍生产品的多样化趋势,直观呈现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
影片结束后,屏幕向两侧缓缓打开,顶部线性灯光勾勒出简约轮廓,与地面流畅动线呼应,既显大气,又为后续的产业展示铺垫基调,让来访者进门即能感受到 “传统农牧产业驶入快车道” 的活力。
第一章展区・牛势勃发:看见产业根基与政策机遇
沿序厅深入,“牛势勃发” 展区如一幅展开的产业蓝图。
左侧展墙以图文结合数据,清晰呈现地域产业优势 —— 作为全国肉牛生产大省,当地肉牛饲养量、牛肉产量等指标位居前列,《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政策解读则明确 “产业升级” 的方向;
右侧 “小牛犊大产业” 板块,通过销售量、就业人数等数据,展现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效应,搭配肉牛品种模型与艺术造景,科普世界主要肉牛种类的形态、肉质差异,自然引出当地肉牛的特色优势。
展区布局规整却不呆板,浅灰展柜与暖光照明结合,将 “政策支持、地缘优势、产业规模” 三大核心信息清晰传递,既回应了政府领导对 “政策落实” 的关注,也让合作伙伴直观看到产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第二章展区・牛牧科技:走进数字化养殖的 “智慧牧场”
“牛牧科技” 展区是科技感与实用性的融合,也是肉牛产业 “传统养殖向智能转型” 的缩影。
开阔的空间里,最引人注目的是 “虚拟牛舍” 沉浸投影 —— 通过动态影像还原智慧牧场场景。
牛耳佩戴的智能耳标实时采集健康数据,AI 摄像头监控牛群活动,智能电子秤自动记录体重变化,这些数据最终汇聚到 LED 大屏展示的 “智能化养殖监控平台”,让 “全流程可追溯” 不再是抽象概念。
“从牛犊到餐桌” 展区则通过影像 + 灯控 + 模型装置,生动演绎饲料加工、母牛繁育、公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流程,让参观者清晰看懂 “一块牛肉的诞生之旅”。
展区顶面裸露的管线增添工业质感,与光滑地面形成对比,既显专业严谨,也传递出 “数字化让养殖更高效” 的产业趋势。
第三章展区・牛业犇腾:尝出品质,读懂循环价值
作为展厅的核心体验区,“牛业犇腾” 展区将 “产业价值” 与 “感官体验” 深度结合。
入口处的 “协会架构” 艺术图形,展现以龙头企业为首的产业集群,凸显 “引领行业发展” 的担当;
中间的 “品牌肉” 展台陈列特色牛肉产品,旁边的 “试吃区” 提供新鲜牛肉品尝,醇厚的肉质让味蕾成为感受产品品质的直接桥梁,直观证明 “优产优销” 的成果。
“农牧循环” 板块是另一大亮点 —— 通过流程图与实景照片,展示秸秆饲料化利用、牛粪转化为有机肥、有机肥反哺农田的循环体系,传递 “可持续发展” 理念;
展区以暖黄为主色调,搭配木质展具与绿植点缀,既像温馨的 “产业体验馆”,又彰显 “农牧循环助力共同富裕” 的产业抱负。
犇向未来区与细节设计:传递长远价值
展厅末端的 “犇向未来” 区,兼具未来战略展示与互动功能 —— 墙面呈现企业未来规划,设置签名留言板,参观者可写下对产业发展的期待,形成 “参与感” 与 “共鸣感”;
从政策机遇到科技实力,从产品品质到循环价值,该肉牛产业展厅以 “金牛领路” 为线索,将农牧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串联成完整故事。
在这里,每一处设计都紧扣 “现代化转型” 的核心 —— 它或许是一段政策解读的文字,或许是一次虚拟牛舍的体验,或许是一口新鲜牛肉的试吃,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来访者读懂 “肉牛产业不仅是传统农业,更是科技赋能、循环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感受农牧背后的产业力量与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