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纪念馆,原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2020年,按照“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军烈士纪念地、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纪念馆进行了改造提升。
提升后的纪念馆以《红旗漫卷大巴山》为主题,全景展示了红军创建、发展、建设、保卫根据地的光辉历程,被中宣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
展览以“川陕苏区精神”为主线,以苏区发展历程为主轴,秉持“五老五新”的原则:老物件,新展示;老故事,新表达;老主题,新诠释;老结论,新亮点;老组合,新手法。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实物、模型、绘画、场景及互动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配合专业的灯光设计、音效设置,营造立体、富有层次的展陈空间,为观众营造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富有层次感的展陈空间,生动再现了川陕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与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第一部分通过“川陕边人民的苦难”和“川陕边人民的斗争”的对比展示,展示了红军入川前的历史现状和红四方面军入川的历程。让观众直观感受反动军阀和官僚地主统治下四川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在第二部分,陈列了大量的红军石刻标语。其中“争取苏维埃中国”这块石刻是红军入川后刻写的第一幅巨幅石刻标语,单字高3.15米,宽2.62米,笔画深0.2米。
通过大量的实物、图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当时川陕苏区建立的较为完备的军需民用工业体系和创办银行、繁荣商业、改善交通等方面的成功实践。
展厅中心区域,采用了灯控沙盘结合多媒体技术,让观众可以通过触摸与其进行互动,更加直观地感受“川陕苏区苦草坝后勤中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三部分主要展示了党领导下的统战工作。场景营造,还原了“毛浴镇会议”红四方面军落实“古田会议”精神的细节场面,多媒体数字化形式,再现红军战斗过程。
这部分主要展示红军战略转移后,革命火种继续燃烧在巴山大地,老区人民十多年的浴血坚持,书写下一座座红色丰碑。
“红色遗存”单元展示了大量川陕苏区时期遗留下的革命史迹,记载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历程,已成为老区人民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