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是品牌的“立体故事书”,每一寸空间都在说话。如何用设计语言讲好一个品牌的匠心与追求?
本期带来林丰玻璃展厅设计案例分享,从空间布局到细节呈现,拆解如何通过产品和材料陈列、工艺展示与场景营造,将品牌理念融入空间肌理,让访客在参观中读懂品牌背后的故事与实力。
品牌底色的透明转译
林丰玻璃展厅内,自然光与人工光共谱"光随玻动"的旋律。以"明区-过渡区-暗区"划分光影章节,让玻璃的通透质感随光线跃动——恰如品牌平衡传统与创新、功能与美学的定位。
选材区"无眩光、强细节、显质感"的光影准则,无声传递"品质至上"的核心理念。每一道光线折射,都是品牌灵魂的温度印记。
消费心理的理性共鸣
打破传统堆砌模式,设计师"用户决策导向"的阵列系统。"先定类型→再选规格→最后看效果"的逻辑链,通过分类指引建立产品类型认知,引导用户自然完成从了解到决策的过程,将选材效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力。
8大产品矩阵以"功能模块化+逻辑可视化"布局,无声诠释"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品牌定位。展架倾角与色温选择,皆是品牌多维特质的精准注脚。
生活方式的差异化跃升
"玻语艺境"理念下,玻璃从展品升维为艺术媒介。家居展区变身艺术化样板间,玻璃门承载美学、背景墙成为画布。
这种跨界精准击中体验经济需求——访客的惊叹,实则是对林丰创新基因的价值认同。品牌由此从建材供应商转型为生活方式引领者,差异化印象深植人心。
好的展厅设计要成为"会生长的品牌容器"。以形变神不变的设计哲学,为林丰玻璃展厅注入长效生命力,展厅随产品线进化持续讲述新故事,摆脱传统展示空间"建成即过时"的营销困局。
当光线穿过玻璃门洒落彩虹光斑,当玻璃背景墙折射品牌LOGO微光,林丰的品牌故事无需文字诠释,设计让品牌展厅成为长效营销载体。
设计师用光影证明:顶级品牌营销,始于空间匠心,成于心智共鸣,终于商业空间的生命史诗。
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展厅展馆的应用,基于全新技术形态打造的数字展厅有效解决了传统展厅展示形态单一局限的弊端,大大增加了吸引力和理解力,让参观者更直观地观看。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下展厅展设计中常用的互动展项。
作为 “百千万工程” 工改项目的典型展厅代表,广东家电工改展厅紧扣本地 “中国家电产业基地” 的核心优势,以家电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通过沉浸式展陈与场景化体验,生动呈现老旧家电配件园区改造后的 “研发 + 生产 + 检测 + 物流” 一体化新图景,更凸显工改项目带动乡村协同发展的深层价值。
展厅标题设计是信息设计、空间构成与情感传达的三重奏。当观众站在标题前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你的设计已完成了第一次传播。
极简并非意味着简单,而是对造型的细致打磨和提炼,去除冗余,保留核心。设计力求干脆利落,如同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彰显大气风范。以最精炼的点、线、面,构建出引人共鸣的场景,巧妙实现以简驭繁的效果。这样的设计创造出一种宁静而沉浸的氛围,使观众的目光聚焦于重点展示的信息,凸显展品或主题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展览空间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吸引力。
企业展厅不同于参加展会的展厅,企业展厅是长久性的存在在企业内部的,代表着这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展示了企业能力,所以在着手设计展厅的时候我们要对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产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再来设计风格、工艺用材、展示内容以及费用预算等方面作全面的分析和定位,以便展厅设计公司更好地把握方向,满足企业需求。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沿海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从一个偏远的渔村发展成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和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每一片土地都蕴藏着无限可能。而走进深圳的展厅,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门,让人瞬间被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所震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深圳展厅设计的魅力,感受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空间。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有这样一些特殊的空间,它们不仅是党员群众交流互动的温馨家园,更是传承党建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这就是党群服务中心。匠心独运的设计,让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厚的红色气息,诉说着党的光辉历程。
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人文历史,有专属自己的文化传承,这是村子的历史,也是现代人的乡愁,它不仅仅是一个展厅、史馆,更是凝聚了几代乡民的历史文化,近些年很多村开始建设村史馆,实现一村一馆的的特色,讲述村子的故事,瀚海域达在做过一系列的村史馆中,成熟的设计方式,展现了村史馆的特有的风格。
以中医药文化为基因,用弧形门洞勾勒空间层次,借木质肌理传递自然本真。将 “药食同源” 等传统智慧,化作墙面书画、陈列器物,让文化不再是文字说教,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空间氛围,让访客踏入即沉浸式触碰中医药千年传承脉络。